最經典的高山縱走 – 2日疾行聖稜線O型

by Mr. Poken
O型聖稜線/台灣百岳/雪山東峰/雪山北峰/素密達山/品田山/五岳三尖一奇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
聖稜線(The Holy Ridge),這是一段連結雪山山脈雪山主峰與大霸尖山的稜脈,海拔高度均在三千公尺以上,而聖稜線O型,則是從雪山東峰走到雪山北峰,再串聯素密達山、一路走到武陵四秀的經典縱走路線,一般會安排3-4天,而用2天走完,除了考驗體力與肌耐力,更考驗對危險地形如崩壁峭壁與斷崖的反應,是精彩連連的C+級挑戰路線。(其他挑戰路線紀錄:「翻越雪山的另一面,銀白雪劍縱走」)

聖稜之名,源自於台灣山嶽會總幹事沼井鐵太郎在1927年(昭和2年)首次攀登大霸尖山,後來在1928年(昭和3年)發表一篇《關於攀登大霸尖山之考察與實行》文裡描述:

“ ……這神聖的稜線啊! 誰能真正完成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, 戴上勝利的榮冠, 敘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?……“

於是這條稜線就被稱作是「聖稜線」,或被稱為「台灣的屋脊」。除了「O型」的走法外,其他還有「I型」和「Y型」走法。

行程規劃

Day 1 | 武陵農場→雪山登山口→雪山主峰→雪北山屋 總距離11.7K,上升1450m
04:30雪山登山口→ 05:15 2K七卡山莊→ 06:45 5.1K哭坡觀景台→ 08:20 7K三六九山莊→12:05 雪北碎石坡接聖稜線→ 13:20雪北山屋(宿)
Day 2 | 雪北山屋→素密達山屋→品田山武稜山莊 距離17.5K,下降2570m
05:00雪北山屋→ 05:35雪山北峰日出→ 07:40素密達山屋→ 08:15穆特勒布山→ 08:42素密達山屋→ 上素密達斷崖*→ 09:25素密達山→1K 10:50布秀蘭山→1.4K→ 上品田斷崖*→ 12:05品田山→1.6K 13:10新達山屋→2.7K 14:25三叉路口→ 16:06池有山登山口→ 17:00武稜山莊

Ps: 上山前一晚可以選擇在武陵農場預定露營區或武陵山莊住宿
|🏡武陵農場露營區 ($1000~$1800/營位),
|露營區於當月1日上午08:00開放系統訂位(含當月3個月) · 露營區專線04-25901470 / 04-25901265
|台中市和平區平等里武陵路3-1號

⚠️注意事項

※一日由雪山登山口至雪北山屋,海拔爬升超過1450公尺,需特別注意高度適應情況;自凱蘭特昆山後往品田山的聖稜線路段,沿途險峻、且有素密達斷崖、品田斷崖等危險路段,建議攜帶岩盔、安全吊帶、確保器、普魯士繩、鉤環等技術裝備,一定要謹慎評估和結伴前往;下雨、連續大雨過後踩點溼滑,且聖稜線路段暴露,易受狂風影響,天氣不穩定則不建議前往。
※水源:雪山線沿途皆有水源(七卡山莊、369山莊、黑森林水源路水塔、雪北山屋、素密達山屋),但素密達山屋至新達山屋沿途無水源,須由多準備行進水。
※需事先向雪霸國家公園申請入園,於路線選擇處選”聖稜線”,並確認隊員均有C級路線以上登山經驗與能力。

O型聖稜線/台灣百岳/雪山東峰/雪山北峰/素密達山/品田山/五岳三尖一奇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  • 【Day 1】 睡眠不足,海拔適應不良,氣喘吁吁的挺進雪北山屋

出發前一天晚上6點40,剛結束與印度同事的電話會議,隨即和同伴張君驅車從台北前往武陵農場,由於這次行程是A進B出(起登點和下山點不同),我們一人開著一台車出發,準備展開2日O型聖稜線的挑戰。
經過雪山隧道,車子駛進無人的街道,從宜蘭到南山,夜裡一個人開著車、聽著音樂,南山村後的蜿蜒山路濃霧密佈,聚精會神戰戰兢兢的駛過一個個髮夾彎道,突然Spotify播了一首讓人毛骨悚然的歌:

“你會有報應~你會有報應~你會有報應~不管你信不信”
Jade Eyes 孔雀眼 -「你會有報應You’ll Have It Coming」

Holly shit! 當下真的頭皮發麻,適逢民俗月一個人開車在深山,聽到歌裡這麼唱,這巧合實在驚嚇萬分啊。

好不容易在晚上11點左右抵達黑漆漆的武陵農場,為了方便明天清晨出發,直接把車子開往雪山登山口,並簡單地在車上露宿度過今晚(後來發現這真是錯誤的決定)。

O型聖稜線/台灣百岳/雪山東峰/雪山北峰/素密達山/品田山/五岳三尖一奇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
凌晨4點30分,天還未亮,整夜淺眠的我們早早的就把裝備整理好,起身出發。為了順利以2日疾速走完,這次特別進行了輕量化打包,背著總重僅10公斤的背包,卻一開始就走的氣喘噓噓、滿頭大汗,狀態非常不理想;旅程才開始沒多久,就擔心著能否完成。隨著高度不斷上升,走過哭坡與雪山東峰,一直到三六九山莊,沈重的雙腿和緊促的呼吸仍不見改善,此時天空開始飄起小雨,雪山圈谷的方向,天空灰濛濛的一片,考量體能和天候不佳,於是取消雪山主峰和北稜角,直接往雪山北峰前進(從原先計畫的”大O聖”,改為”小O聖“)。

這應該是我走雪山最乏力的一次,而且愈前進,愈萌生退意。感謝隊友張君一路耐心的陪伴與等待,從黑森林水源路停停走走,終於走過一連串的陡石陡坡,站上聖稜線,在白牆濃霧中,走過上上下下的稜線緩緩推進到雪北山屋,隨即放下裝備鋪好睡袋,先睡個元氣午覺再說。

這一天17:40就早早入睡,讓身體好好修復並適應海拔H3590公尺的高度。
夜裡23:00醒來觀察天氣,白霧仍籠罩著雪北森林,天空是混沌的白,看不見星星和月亮,思考著若天氣未轉好,明天可能需要下徹回家了。

O型聖稜線/台灣百岳/雪山東峰/雪山北峰/素密達山/品田山/五岳三尖一奇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  • 【Day 2】 氣勢磅礡的聖稜線,讓人掌心冒汗的品田斷崖

第二天清晨5點不到起床,窗外雲氣隨著氣流快速流動,仍是霧濛濛一片;
“都到這裡了,至少也去個雪山北峰觀察雲氣狀況吧!”
昨晚在369山莊巧遇的兩人隊伍、和我們同路線的咪與蛙鼓勵著我們前進。

經過一晚的休息與適應,身體狀況已經好轉許多,步伐逐漸輕盈,上坡也不再氣喘吁吁,直到這時候才感受到輕量化打包的好。

往雪山北峰的稜線上,陣風徐徐的吹來,雲層快速捲動,天邊逐漸透出一抹藍…。
5點35分,耀眼的金光從雲層穿透出來,擴散至四周山頭,由山谷間奔騰而上的雲氣形成廣闊雲海,面對這樣的大好天氣,更沒有撤退的藉口了!

O型聖稜線/台灣百岳/雪山東峰/雪山北峰/素密達山/品田山/五岳三尖一奇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O型聖稜線/台灣百岳/雪山東峰/雪山北峰/素密達山/品田山/五岳三尖一奇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
H3703公尺的雪山北峰,佇立著知名地標「戰斧」,睽違3年和張君再次站在雪山北峰,心裡湧上無限感動。
遠方的山徑展現了接下來的冒險路途:從雪山北峰往穆特勒布山,險峻而雄偉的聖稜線盤據其間,我們輕輕地踩在台灣的屋脊上,領略感受像是飛行視角般的壯闊。

7點40抵達在森林中的素密達山屋(又稱雲卡達山屋),和雪北山屋是一樣的尖頂設計,座落在這片綠意森林中,彷彿童話世界般的靜謐美好;山屋後通往穆特勒布山頂,輕裝單程約35分鐘,雖然未被列為百岳,但山勢雄偉奇竣,山體有著暴露的岩面皺褶與紋理,站在H3626公尺的穆特勒布山,除了可以就近觀察那面貌猙獰的素密達山,還可以遠眺遠方的大壩群峰,和Y聖路線上的布秀蘭山、巴紗拉雲山等。

O型聖稜線/台灣百岳/雪山東峰/雪山北峰/素密達山/品田山/五岳三尖一奇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
在素密達山屋享受過短暫的靜謐後,接下來就是令人腎上腺素飆升的凶險路段。

通往素密達山前,須先克服惡名昭彰的素密達斷崖,素斷接近垂直的高度落差約30公尺,大塊的岩石排列其間,踩點選擇不易,過去每年都會發生不幸的墜崖事件,為了避免更多悲劇發生,雪霸國家公園在2020年5月架設了一段鐵梯,山友俗稱”鯊魚劍”,讓我們輕鬆又安全的度過危險的垂直路段。

P.S., 許多山友安排聖稜線O型縱走,多是由武陵山莊、武陵四秀登山口出發,往雪山前進的路線,又稱為”O型聖稜逆走”,這次我跟張君規劃的是”順時鐘O聖”,主要考量是因為順行,危險路段如素密達斷崖及品田3段斷崖都是上攀,就算在風雨情況下,風險較可控;缺點是海拔爬升較多,相對考驗腿力。

過了素密達斷崖後,往布秀蘭山的路途更是陡峭險峻,除了須小心通過各種碎石和險坡地形,更要注意左邊的萬丈深淵。回頭看,穆特勒布山聳立在後方,縱橫交錯的岩面紋理,像是刀疤一般極其兇狠!經過一段手腳並用的陡上,我們來到視野遼闊的布秀蘭山,這裡同時也是O聖與Y聖的三叉路口,往左行是大壩群峰,而往前則是往品田斷崖。

O型聖稜線/台灣百岳/雪山東峰/雪山北峰/素密達山/品田山/五岳三尖一奇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O型聖稜線/台灣百岳/雪山東峰/雪山北峰/素密達山/品田山/五岳三尖一奇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
品田斷崖,是這場冒險的最後險阻與挑戰!

品田斷崖是聖稜線縱走必經的危險路段,從布秀蘭山往品田山方向看,雄偉而對稱的山型,在日據時代,日本人覺得像是「」和「」兩個字疊起來一般,於是命名為「品田山」。品田山是武陵四秀中海拔最高的山峰,也是塔克金溪的水源,面對品田斷崖,向上攀爬總共有三段危崖地形:第一段最高、距離最長,但小心拉繩往上,腳點的選擇並不困難;第二段踏點和手點最不明確,鼓足勇氣拉繩上攀,背後就是幾百米深的山谷,身體重心就依賴在拉繩和不明確的腳點上,超過15公尺的垂直落差,往上爬的過程暴露感十足,讓緊握拉繩的掌心都微微冒汗,心跳瞬間狂飆,安全通過後,持續緊繃的雙臂仍然微微顫抖著!最後登頂品田山前的小斷崖,就算是壓壓驚的收心操了。

經過這三段地形的挑戰,也代表著順時針聖稜線O型縱走的危險路段都已經順利克服(由品田山往新達山屋途中的品田V型斷崖仍要注意),接下來就接上武陵四秀路線,往武陵山莊方向下山。

O型聖稜線/台灣百岳/雪山東峰/雪山北峰/素密達山/品田山/五岳三尖一奇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
我們在12:05順利通過斷崖、登頂品田山,在一等三角點環視著聖稜線的展望,欣喜的數著各個山頭,面對接下來回家的路途,雖然距離還有9公里,但心情還是輕鬆不少!

接上武陵四秀登山路線後,強大的夥伴們逐漸加快步伐,努力加快腳程的我在抵達三岔路口後開始疲累感湧現,明明嘴巴很乾渴但身體卻發著冷汗,力撐2個半小時後終於面色蒼白、缺乏血色的抵達池有山登山口,隊友看到我的臉色都嚇了一跳呢!

後記

以輕量化打包進行的2日疾行聖稜線,雖然非常有成就感,但在體能調適上,還是有許多需要注意跟額外準備的地方;針對快速行進、大幅消耗體力爬升的行程,一定要準備讓身體快速補充熱量的補給品,像是馬拉松比賽常使用的「果膠」、amino VITAL氨基酸能量果凍都是很好的選擇,另外夜間的充足修復更是隔天繼續挑戰的基石,BCAA氨基酸就提供了關鍵修復功能,能有效避免超量運動下隔天的肌肉痠痛「鐵腿」問題;另外,為避免趕路而用餐時間不足、營養補充不夠的狀況,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棒也是很好的替代選擇!

  • 精彩圖輯

你可能有興趣的...

留下您的訊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