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與海之歌-中級山之王-清水大山

by Mr. Poken
清水大山/中極山/花蓮/太魯閣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
台灣是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,有著超過269座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,走入山林就是最簡單又直接了解台灣的方式。而不僅僅是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百岳引人入勝,更多原始林相與豐富生態則是隱藏在相對冷門的”中級山”中。相較於百岳菜市場,冷僻的中級山似乎更符合走入山林、探索自然的初衷,難纏的林道與破碎的地形誘發著登山者的挑戰心與好奇心。

隨著蘇花改的開通,台北至花蓮車程縮短至3小時內,大大提升探索花蓮山區的便利性,而這片東海岸山林中,有一座山是那麼突兀地存在著,霸氣凜然的俯視太平洋、又與北一段南湖中央尖對望,祂就是山友們敬畏的中級山之王-清水大山(海拔H2408公尺)。

遙遠的距離、多變的天氣,從海拔90公尺拔升至海拔H2408公尺、超過4座台北101的總高度,讓清水大山贏得了中級山之王的稱號。

登清水大山,一般會安排3日以上走訪山中的大禮與大同部落,但這次我們用2日來挑戰這趟對體力與精神嚴酷的試驗,疲勞程度果然破表!

行程規劃

Day 1 | 得卡倫步道→大禮大同步道→大禮教堂→同禮古道→彩虹屋→清水大山步道→最後水源營地7.8k(C1)
※重裝行走20.9K, 耗時13.5小時, 海拔上升約H1500公尺
天氣:☀︎晴朗無雲,白天體感溫度29~32度
5:35 太魯閣國家公園得卡倫步道→天梯步道→8:40 大禮大同步道第一流籠頭→
8:50大禮教堂⛪️3.7k→11:25同禮古道1.4k叉路口 (總長9.4k)→11:50Buya的家→
13:15離開彩虹屋,前往清水大山登山步道(總長11.8k)→15:40第一水源營地(5k)→17:10崩塌地形→
17:55最後水源營地7.8k紮營

Day 2 | 晉見清水大山,超長程27.5K, 耗時18小時的精神體力拉力賽
天氣:晴時多雲午後雷陣雨,白天體感溫度29~32度
04:05離營起登04:15清水大山登山口(1.2k)04:35轉折處07:05稜線碎石坡起點
08:20登頂清水大山H2403m(3.3k)原路下山
11:50返抵最後水源營地 (登頂清水大山來回6.6k, 耗時7小時50分)14:25第一水源處
17:15彩虹屋18:00同禮古道入口, 霧雨轉雷陣雨19:05大禮部落, 赫赫斯萣 (走完9.4k同禮步道)
21:30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, 大雨滂沱(3.7k)22:00全員到齊
01:30所有人員安全返家

Ps: 上山前一晚我們住在花蓮新城蘇西小空間(6人房),交通方便,價格合理👍
|🏡蘇西小空間 (0975-370-826)
|花蓮縣新城鄉中正路20號

⚠️注意事項

※清水大山路途遙遠,建議還是安排三天,避免過度濃縮行程提高風險
※行程的壓縮會導致整體風險顯著增加(摸黑、趕路、體力透支),應盡量避免。
※單日總行走路程上限應在15km內、預估時程以10小時較適中。
※3日輕鬆行程:第一日與第二日可安排住宿在大同部落彩虹屋或椰果之家($1200/天,離千里眼山與清水大山登山口最近民宿,供二泊住宿水源熱水洗澡),第二天輕裝來回清水大山(約14小時),第三日下山。
※需事先向太魯閣國家公園申請入園,於路線選擇處選”清水山”。

冒險紀實

  • 【Day 1】 踏上古道翻山越嶺,海拔爬升1500公尺的挑戰

自從蘇花改通車後,往來東部便捷許多,週末晚上驅車出發,花了相當於從台北到台中的時間、約3小時就來到花蓮新城,在便利商店進行最後補給,民宿裡我們打包著背包,準備幾小時後登場的清水大山之旅。

這次規劃走清山大山,除了想體會山海一色的壯闊,更是為了接下來的能高安東軍縱走,而進行的團隊體能訓練!帶著糧食和帳篷裝備,背著重裝、清晨5:30分從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沿著得卡倫步道,在2公里的天梯步道無限陡升,雖然一路都是棧道和階梯,但將近750公尺的爬升還是讓我們氣喘吁吁的來到大禮大同步道,三岔路口處,往左可前往大禮部落,直走則是通往大同部落的砂卡礑林道。

砂卡礑林道上,坐落著”砂卡噹三雄”,分別是清水大山(H2408m)、立霧山(H1274m)和千里眼山(H1624m),這裡也是太魯閣族的部落所在。在三岔路口我們先往左,來到清幽的大禮部落。大禮部落原名為「赫赫斯」,意思是「蛇聲」或「多蛇之地」。在很早的時候大禮曾設有小學,不過在1979年遷村後學校便廢除;另外也可看到廢棄的教堂、舊派出所等建築。廢棄教堂外觀仍保持完好,而舊派出所四周玉米田林立,空曠的室內擺放著農用機具。我們在廢棄教堂享受著這一片遺世獨立般的寧靜,感受著大禮部落的歷史痕跡。我們走入一片純樸的農村景致,這裡因為沒有公路相連,才得以保留最樸實的樣貌和原住民傳統生活方式,一切都顯得那麼純粹與世無爭。

沿著路徑往大同部落方向,接上同禮古道,路徑愈來愈原始,途中經過瀑布水源處、接近中午時分來到大同部落。「大同部落」,舊名為「砂卡礑」(Skadang),意思是”臼齒”,據說太魯閣族祖先遷來這裡時,看到了一顆臼齒,就以此命名(好像有點隨性啊~)。部落海拔高度在H1128公尺,日治時期曾設有駐在所,管理附近的太魯閣族部落。在這裡有許多民宿可供選擇達道的家張家莊(Buya的家)椰果民宿彩虹屋伊紹的家,每間都充滿暖暖人情味,如果是輕鬆走的三天行程,可以安排住宿決定隔天行程,像是達道的家可以看日出,椰果民宿、彩虹屋跟伊紹的家可續走千里眼山、清水大山,而張家莊因位處中間,路線選擇最彈性。

在漂亮的Buya家吃過午餐後,我們便前往總長11.8k的清水大山登山步道(砂卡噹廢棄林道末段),兩旁芒草與茂密的植被讓路徑更加窄小,昔日的水泥鋪面已被叢生的蔓草與蕨類取代,在這潮濕的環境裡,更要小心螞蝗(水蛭)的附身;平緩的林道上有多處落石崩塌,需小心翼翼地上切或低繞,走過好幾處用木幹綑綁而成的木橋,終於在傍晚時分接近今天紮營處 – 7.8K最後水源營地。

清水大山/中極山/花蓮/太魯閣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清水大山/中極山/花蓮/太魯閣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
突然,右方樹叢中傳出動物的低吼,似乎警告著我們不要再往前靠近;想起早上在大禮部落,部落的人悠悠地跟我們說著在山域中被野豬追、聽到熊吼的驚險過程…我和張君瞬間停住下腳步,感覺自己像是被盯上的獵物般,深怕下一秒會有猛獸從樹叢中飛撲出來…我們緩緩的遠離邊坡樹叢安靜前進,沿著巨石岩壁踏過獨木橋、抵達營地後才鬆了一口氣。

在2天的濃縮行程中,我們第一天走了近21公里,耗時13.5小時,海拔爬升約1500公尺,一路從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,走過得卡倫天梯步道,來到彷彿世外桃源的大禮部落教堂,穿越古道至大同部落,最後一路挺進清水大山門前,紮營休息在索道盡頭的最後水源處。

清水大山/中極山/花蓮/太魯閣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
第二天凌晨4點,天還未亮,我們點亮頭燈在漆黑的森林中往清水大山走去。
在茂密樹叢中轉上稜線,開始了一路陡上,這段稜線一路從海拔約H1600公尺,一口氣陡升將近600公尺,咬著牙喘著氣奮鬥2個半小時,終於在清晨7點穿出茂密的樹林,抵達了碎石坡的起點,壯闊的風景和蔚藍太平洋海岸,讓我們暫時忘記旅途過程的辛勞;穿過氣勢磅礡的天然抱石場,8點20分我們終於來到海拔H2408公尺的清水大山頂,在雲層之上俯視著遠方壯闊群山和蔚然太平洋,感受大山頂的雄偉與浩瀚。

清水大山的山體是由大理石所構成,幾乎從海平面拔地而起,直入兩千多公尺的頂顛的磅薄氣勢,台灣的眾多高山中,也很難望其項背;清水大山的東側尤其險峻,離海岸僅短短的4公里距離,著名的清水斷崖,就在岩崖陡落於太平洋海岸邊。

清水大山/中極山/花蓮/太魯閣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清水大山/中極山/花蓮/太魯閣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清水大山/中極山/花蓮/太魯閣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清水大山/中極山/花蓮/太魯閣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
雖然登頂是如此熱血澎湃,但真正的考驗是在下山;畢竟今天我們還要沿著原路,從清水大山頂一鼓作氣走到20公里遠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啊!

下山的路途我們努力維持行進節奏,在下午五點返回大同部落,也代表著接下來至大禮部落以後的路程都要摸黑;好景不常,天空中密佈的烏雲,隨著悶雷化作豆大的雨滴,悉悉簌簌地打在我們身上,雨水在古道中快速匯聚成小溪流,趕路讓我們愈來愈緊張,疲憊的在晚上七點抵達大禮部落,農莊「赫赫斯萣」的主人好心讓我們入內小歇,也驚訝的得知我們必須在黑夜中趕到公園管理處。

清水大山/中極山/花蓮/太魯閣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
最後不到4公里的路途,黑暗中無止境的下坡磨耗著意志,隊伍間距愈拉愈長,大家都快走不動了!然而這時候,天空降下傾盆大雨,徹底澆熄了拼搏的決心,開始像行屍走肉般重複踩踏、下樓梯的動作,下著大雨的黑夜中,有隊友的鞋底脫落、也有人還在遙遠的後方…黑夜中的這段路,真的徹底抽乾最後的精力。

晚上十點全部淋成落湯雞的隊員們安全到齊,回想起這一天,我們從凌晨走到黑夜,披星戴月的一路陡升超過800公尺,穿過氣勢磅礡的天然抱石場,來到海拔H2408公尺的清水大山頂,在雲層之上俯視著遠方壯闊群山和蔚然太平洋,感受大山頂的雄偉與浩瀚,再一路下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;這一天的極限行程,我們走了27.5公里,耗時18小時,經歷烈日與暴雨,宛若一場精神與體力的拉力賽,終於完成這山與海之歌。

清水大山/中極山/花蓮/太魯閣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
後記

行程第二天,從凌晨的滿天星斗走到夜深人靜,這一天將近23小時未闔眼,回到家後身體的疲累與精神的張力都來到極限,動彈不得的躺在床上,覺得過去的48小時經歷的一切實在不可思議。

這一切都多虧有強力隊友群一起努力完成,看著照片,清晰的山海景觀在腦中投映著,也記得每張帶著汗水的笑容、在山頂的歡呼與雀躍。
不過未來幾年內,還是讓清水大山留在美好的回憶即可,
因為,叫大山的真的都不好惹。

精彩圖輯


你可能有興趣的...

留下您的訊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