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山脈華麗的冒險-能高安東軍(下)

by Mr. Poken
能高安東軍/台灣百岳/能高山/安東軍山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
能高安東軍縱走,又稱為北三段,是位在中央山脈的稜線上、由奇萊南華的屯原登山口出發,從最北邊的能高山(H3262m),沿著稜線一直走到南邊的安東軍山(H3086m),最後由奧萬大出去。能高安東軍沿途有數個綺麗的高山湖泊、綿延綠茵大草原, 住著成群成群台灣水鹿,不時的為登山客帶來驚喜,是迷人又充滿挑戰的一條縱走路線,更有許多人認為是此生必朝聖的縱走路線!(此篇為下篇,回顧上篇請看「中央山脈華麗的冒險-能高安東軍(上))

端午節連假,在難得穩定的好天氣下,我們4人小隊踏上了能高安東軍的路途,這是一趟橫跨5座百岳、超過50公里的重裝徒步、超過120小時的冒險。背著18公斤的行囊、帶著帳篷、睡袋、糧食等裝備,走過奇萊南華的天池山莊、披星戴月的越過有牛魔王之稱的卡賀爾山、在海拔3262公尺的能高主峰享受一望無際的遼闊、紮營在池畔與水鹿群相望、手腳並用的爬上海拔3349公尺的能高南峰一覽眾山小,再上上下下翻越綿延的群山- 白石山、光頭山,最後在完美營地下,和夥伴連爬帶跑的晉見海拔3068公尺的安東軍山。一路上,我們費力的克服地形險阻、徜徉在每天的星斗與藍天白雲、更幸運的是遇到阿華師等人的相助與無微不至的照顧、解決團隊間的困難;最後走過溪床、翻過山頭,才終於回到奧萬大、驅車回到溫暖的家中。這一路有太多感動、驚喜、收穫與感謝,一起來看看這場華麗的冒險吧!

五日行程規劃

Day 1 | 屯原登山口→天池山莊→光被八表→電塔營地(C1) 距離14.5K,上升+800m
07:40屯原登山口起登→09:05雲海保線所→12:15天池山莊→14:20光被八表→14:50電塔營地紮營
Day 2 | 光被八表→卡賀爾山→能高主山→大陸池營地(C2) 距離~8K,上升+462m
04:15拔營出發→05:15卡賀爾山前營地→05:50卡賀爾山(H3150M)→08:00能高主山(H3262M)
→過廢棄能高山屋、台灣池營地→09:17大陸池營地紮營
※大陸池營地右下切海拔50m有活水,來回約35分
Day 3 | 大陸池營地→能高南峰→光頭山→白石池營地(C3)
03:27拔營出發→能高南峰南嶺(※陡,拉繩)→07:50能高南峰(H3349M)→09:10能高南峰南鞍營地(有活水源)→10:50 H3159峰→11:37 H3159峰營地→13:50光頭山(H3060M) ※下垂直岩壁 →15:30白石池紮營(白石妹池有活水源)
Day 4 | 白石池營地→萬里池→屯鹿池→安東軍山→三岔路口營地(C4)
06:55拔營出發 ※登白石山前箭竹林要特別注意方向與布條,易迷路。→09:15白石山→10:20萬里池(有活水源)→13:15屯鹿池(屯鹿妹池營地有活水源)→14:50三岔路口營地紮營→15:50出發安東軍山→16:30安東軍山(H3068M)→17:05三岔路口營地
Day 5 | 三岔路口營地→獵寮→萬大溪床→松風嶺→奧萬大
05:35拔營出發→07:10第一獵寮→09:15石壁瀑布休息區→09:50獵寮山屋39.6k平坦地→12:00萬大溪床石壁營地 ※開始過溪,注意水位在膝下才安全→13:15出發河床→14:10上切路口→15:50第一越嶺處→17:12松風嶺47.9k→17:45松風嶺出口→18:00奧萬大吊橋

Ps: 上山前一晚可以選擇在清境或廬山溫泉住宿
|🏡名蘭楓香花園民宿 (四人房$2940)
|南投縣仁愛鄉仁和路1-3號 (04-9280-2251)

車停奧萬大,接駁至能高越嶺西段登山口
| 🚐接駁資訊:林義傑大哥 得利卡七人座 單程$4000 (0910-572-720)

⚠️注意事項

※能高安東軍橫跨6座百岳,全程超過50公里,且需背負帳篷、炊具與食材重裝徒步,是難度等級C的路線,一般會規劃五至六天完成,是長天數的高山縱走。
※由於天數長,高山天氣多變,夏天容易遇到雷雨、大風的狀況,冬天則要嚴防陣風、嚴寒與失溫風險,對體能和裝備都是多重考驗,也要因應團隊情況而隨時調整行程,考驗對突發狀況的應變和掌握能力。
※沿途營地和水源充足,最後一天需要渡溪過萬大溪河床,務必觀察溪床水位狀態小心度過。
※需事先向太魯閣國家公園申請入園,於路線選擇處選”其他路線”,並附上行程計畫。

冒險紀實

  • 【Day 4】中央山脈的嬌客,白石池畔水鹿群的俏麗身影
能高安東軍/台灣百岳/能高山/安東軍山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能高安東軍/台灣百岳/能高山/安東軍山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
清晨4點25分被手機鬧鐘喚醒,在睡袋中難得舒適的想繼續賴床,卻被帳篷外一陣騷動趕走睡意,原來是清晨來湖邊覓食的水鹿群,像是走秀一般,任人呼喊及拍照。

清晨充滿涼意的白石池,平靜無波的映出鏡射倒影,日出讓彩度逐漸飽和,踩著矮箭竹,小心翼翼、緩慢地靠近水鹿群,拍下一張張天真又可愛、晃動著大耳朵的水鹿!

我們一直玩到將近七點,才依依不捨的離開白石池,往白石山前進。由白石池往安東軍山的路途,是這幾天相對輕鬆的一段,草原緩坡上,隊伍緩慢的前進著,走在前頭的P君身體情況未解除,我們調整隊伍、採取分散負重方式讓大家腳程平均化,期望情況能漸漸好轉。

往白石山的路上,箭竹林密佈,需要仔細觀察登山路條和GPS軌跡避免迷途;好不容易爬升超過300公尺抵達此行第四座百岳、海拔3110公尺的白石山頂,艷陽下,這片廣衾的翠綠草原讓我們感動無比。這裡,是中央山脈的主脊,更有著神秘的泰雅起源傳說。

能高安東軍/台灣百岳/能高山/安東軍山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
根據泰雅族賽德克亞族(Seediq)的起源傳說,在中央山脈的Bunohon(白石山),有棵充滿靈性的大樹,半面是木質,另外半面則是岩石,有天大樹化為神,並從巨石中走出一男一女,這對男女繁衍出眾多後代,便成為泰雅賽德克亞族的祖先。
-( 佐山融吉、大西吉壽,大正12年, <生蕃傳說集>;余萬居譯。引自許世珍1956:166)

而泰雅傳說中的巨石聖地,就藏身在白石山稍北的光頭山東稜,有個美麗的名字,叫做牡丹岩。

能高安東軍/台灣百岳/能高山/安東軍山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
沿著稜線下切至萬里池,諾大的萬里池畔映入眼簾,在豔陽照射下波光粼粼,這裡是萬里溪的發源地,萬里溪流入花蓮縣萬榮鄉與鳳林、最終匯入花蓮溪流入太平洋。望著眼前壯闊景象,為中央山脈的美深深著迷。

費力的從海拔2790公尺的萬里池翻過2950峰、再下切來到屯鹿池、屯鹿妹池,綠意盎然又有活水源的妹池,是非常完美的營地,但為了縮減明天的路程,我們還是努力的往前來到安東軍山三叉路口,看著安東軍山頭白濛濛的厚重雲氣,決定在三叉營地紮營休息,明天再一路力拚至奧萬大。

紮營後下起短暫陣雨,缺水的我們興奮的歡呼、用天幕、帳篷、背包套來接水。在山上的喜悅就是這般純粹。

放晴後,看著出探的藍天,決定抓緊機會速攻安東軍山,於是快速穿好輕裝,趁著放晴的空檔挑戰此行最後一座山頭-安東軍山(H3068M)。

登安東軍山的路上我們都在跟雲氣賽跑,遠方的悶雷不停低鳴,泥濘的箭竹路非常濕滑,不斷拉著箭竹往上、身體逐漸被箭竹浸濕,在翻過兩座假山頭後,終於氣喘吁吁的來到安東軍山前,離登頂僅咫尺之遙,在雲霧中來到三角點基座,完成能高安東軍最後一座山頭。回想一路走過的險阻與過程,成功完登五座百岳,心裡湧起無限感動。

老天對我們特別的好,登頂時雲霧漸開,下山時也僅降下小雨,返回營地時已接近夕陽時分,天空被染成一片金黃,又轉為橘紅,再化為紫紅色的火燒雲天空,草坡上探出頭的鹿群和我們對望著,時間彷彿駐留在當下,是迷人的靈性時刻。

在夢幻營地的平坦草皮上,我縮在羽絨睡袋中,回想著過去幾天的冒險歷程,疲憊而滿足的睡去。

能高安東軍/台灣百岳/能高山/安東軍山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/縱走
  • 【Day 5】渡過萬大溪床、踏上遙遠林道千辛萬苦抵達奧萬大

清晨四點天微亮,睡眼惺忪出了帳篷來到草叢邊,預備姿勢剛做好,驚訝地發現鹿群早已虎視眈眈在一旁,小解後才離開沒幾步,鹿群一窩而上的啃食富含鹽分的草,草皮發出”啵啵啵”的聲響,真的是很特別的體驗。

慢慢收拾著反潮濕漉的天幕與帳篷,5點35分我們背起行囊,跟這片魔幻營地道別,揮別中央山脈稜線,開始往溪谷方向前進。

雖然過去幾天中央山脈稜線風景是如此美妙,但在山上已經奮鬥四天的我們,再也不想忍受潮濕的帳篷和充滿”男人味”的身體,決心將一般分作兩天的行程在今天走完,一路趕回奧萬大!

接下來不斷在箭竹林和五葉松林中下切、跨過倒木與拉繩路段,途中在一處“猴板凳”轉彎處夥伴下切過頭,差點卡在陡坡上切不回來;7點10分下切400公尺來到第一獵寮舊址,在芬多精和負離子充沛的瀑布旁,大口又貪婪的喝著冰涼的山泉水。

今天隊友K君的情況恢復不錯,腳程逐漸恢復正常,我們奮力的在森林中穿梭與下切,終於來到獵寮山屋、看到前往奧萬大的路牌,抵達巨石溪谷與澄澈的深潭。

已經五天沒有盥洗的我們,在正午12點的豔陽下脫去衣服跳入冰涼的溪水中,感受從頭到腳的暢快與舒暢!全身上下的毛細孔都因為透涼的溪水而歡呼著!感覺像是回到孩提在溪邊戲水的時刻,返璞歸真。

沿著溪床、踩著石頭和倒木下切前進,終於抵達奧萬大溪床。
換上朔溪鞋,走在平坦廣大的溪床上,安全的度過溪流(幸虧這次水位都在小腿以下),我們信心飽滿、神彩奕奕的走在溪床,樂觀的相信一定可以比預定時間更早抵達奧萬大。

殊不知,沿河床往營地(第二匯流口)抵達金杏真路入口後,接下來的高繞差點將我們擊潰。
帶著連續五天的疲累,幾乎用盡全力,我賭氣似的埋著頭一鼓作氣想將高繞上坡一次走完,但看著GPS中綿密的等高線,和無盡的狹窄陡坡,最終還是被擊敗,氣喘吁吁的依靠在樹幹喘息著。這一段,真的很痛苦很痛苦,完全消磨意志和耐性,雙腿的酸楚持續的累積,一直到路牌47.9K接上松風嶺後,壓力才逐漸減緩。

下午5點45分,我們終於抵達松風嶺步道終點,宣洩般的大聲狂吼,慶賀我們成功走完能高安東軍的挑戰!殊不知在開心地走過奧萬大吊橋後,又差點被奧萬大公園內超過3公里的路途擊垮,經過一整天的超過15公里的趕路與操勞,腳底板已經開始足底筋膜炎,每一步都傳達著刺痛,腳趾、腳跟、小腿都在抗議!實在是瀕臨極限,最後的最後,經歷那最痛苦的木梯,終於來到奧萬大遊客中心停車處。

後記

還記得對能高安東軍的第一印象,是在大學社團教室走廊、瞧見登山社佈告欄上張貼的照片,那時後對於登山一無所知,只覺得這個名字很特別,沒想到在多年後,踏上這段美麗的中央山脈稜線。

能高安東軍雖被歸類為”入門級”長程縱走,但該做的準備絕對不容輕忽!

這次團隊都是有經驗、也一起走過不少路線的夥伴,但旅程中還是遇到各種需要隨機應變的風險事件。
超過五天以上的縱走,不只要面對地形的考驗,沿途不論是身體、器材、天氣更可能出現突發狀況,個人藥品、急救處置包、備用電池…等都一定要準備齊全。畢竟在進退兩難的中央山脈稜線上,任何的輕忽可能都會造成危險不可挽回的遺憾,如果是自組團隊,更要與團員們妥善討論規劃,訂出停損點、考量好撤退方案。

這次真的特別感謝路上巧遇的阿華師、瞳鈴眼大哥等人的幫忙、還有夥伴的互相扶持,也感謝山神,讓我們順利平安的完走能高安東軍!

  • 精彩圖輯

你可能有興趣的...

1 留言

孫維欣 2021-07-07 - 下午 8:45

能高安東軍

回覆

留下您的訊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