絕無冷場的精彩冒險!「奇萊北壁下屏風山」

by Mr. Poken
奇萊北壁下屏風山:奇萊主北/奇萊北峰/屏風山/台灣百岳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
「奇萊北壁」,是奇萊主山北峰北側陡峭的稜線,而從奇萊北壁下屏風山,不僅脫離傳統百岳路線,更是難度等級在C+的挑戰路線;沿途盡是裸露的岩壁和鬆動碎石,猙獰險惡、驚險重重,如果說O型聖稜線是一場華麗的山岳冒險,我會說奇萊北壁下屏風山更勝一籌!

行程規劃

Day 1 | 松雪樓→奇萊北峰→北峰下營地
民宿→屏風山新路出口停車(大禹嶺公路 台8線111.2K處)→接駁車回松雪樓→(4.8K,90分鐘)→黑水塘山屋→(1.2K,60分鐘)→成功山屋→(0.6K,60分鐘)→成功一號堡→(0.3K,30分鐘)→奇萊北峰叉路口→(3.1K,120分鐘)→奇萊北峰→北峰下營地(宿-C1)
※建議全隊最遲於上午11點前抵達成功山屋,並檢視隊員海拔適應情況決定是否續行奇萊稜線和登頂奇萊北峰
Day 2 | 北峰下營地→雙塔神奇山洞→屏風山→松針營地
奇萊北峰下營地(C1)→(0.4K, 10分鐘)→奇萊北峰岩洞→(0.8K, 60分鐘)→雙塔神奇山洞→(3.3K, 120分鐘)→屏風山南峰(H3183m)→(1.5K,110分鐘)→稜線三叉路→(0.8K,30分鐘)→屏風山→塔次基里溪→松針營地(宿-C2)
Day 3 | 松針營地(C2)→屏風山新舊路岔路口→塔次基里溪→大禹嶺公路111.2K出口

Ps: 上山前一晚我們住在清境小瑞士附近的民生果園山莊,老闆輕切大方,房間乾淨、收費合理,4人通鋪一人$500,而且棉被超暖,一夜好眠👍
|🏡民生果園山莊 (04-9280-2364)
|南投縣仁愛鄉大同村仁和路182號; 南投縣民宿334號

⚠️注意事項

※奇萊北峰下屏風山不是傳統百岳路線,沿途盡是裸露的岩壁、斷崖且路跡不明,屬於C+路線,一定要謹慎評估和結伴前往,下雨、連續大雨過後地質將非常脆落、踩點溼滑,不建議前往。
※水源:成功山屋為最後水源處,需準備當晚和隔日奇萊北壁至松針營地之飲水,夏日一人約6公升,冬日一人約4-5公升。若第一天在奇萊稜線紮營,可至奇萊稜線山屋下切取水,來回約50分鐘。
※需事先向太魯閣國家公園申請入園,於路線選擇處選”其他路線”,並附上行程計畫。

奇萊北壁下屏風山:奇萊主北/奇萊北峰/屏風山/台灣百岳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
冒險紀實

【Day 1】 峭壁稜線拉繩陡上,一鼓作氣站上黃金奇萊稜線與奇萊北峰

因緣際會下,原本的三人小隊和其他四位經驗豐富的夥伴一起結伴同行,由於適逢勞動節連假,上山賞杜鵑花的遊客絡繹不絕,停車位一位難求,沿途紅線處更不乏有人隨意違停,讓會車險象連連。好在事先我們聰明的安排接駁,先將車輛停放在屏風山新路出口處(大禹嶺公路,台8線111.2K處),再搭接駁車至松雪樓起登。

這是我第四次來奇萊,時隔將近3年,回到旖旎的奇萊山區,艷陽與藍天下心情格外開闊,想起以前走在這條路上的種種,心裡也有種熟悉的感動。

8:15AM由松雪樓出發,穿過箭竹林來到杜鵑花滿開的小奇萊,再一路緩下至3.7K的黑水塘山屋,到這裡才與賞花遊客分流,僅剩少數奇萊主北、奇萊東稜的登山隊伍,看著遠方的黑色奇萊,真正的挑戰才準備要開始呢。

10:20AM抵達成功山屋,好多商業隊伍在這邊搭營,由於接下來到明天的路程沿途都沒有水源,我們在這裡取了滿滿的純淨溪水,背包頓時多了5~6公斤重量,好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在沿途高度落差大的地方,新設置了鋁梯,讓原本是需要費力拉繩上登的地方,變得輕鬆好走許多。

12:00AM接上裸露的稜線,要注意的是稜線北峰岔路口,往右是往奇萊稜線山屋與奇萊主山的方向,往左是奇萊北峰的方向,兩條路最後都會接到奇萊稜線,但海拔差了100公尺,小心不要走錯囉。

  • 奇萊北峰猛然矗立在面前,那壯闊又陡峭的山壁令人敬畏三分
奇萊北壁下屏風山:奇萊主北/奇萊北峰/屏風山/台灣百岳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
從成功山屋上至奇萊稜線這段路,路程雖然才1.1K,但海拔爬升超過560公尺來到H3420m高度,我們花了將近3小時才來到這壯闊的稜線,看著風和日麗下的金黃草原,感受著這片壯闊與舒坦。
沿著平緩的金黃箭竹草原前進,奇萊北峰猛然矗立在面前,那壯闊又陡峭的山壁令人敬畏三分,每次來到這裡都會非常的讚嘆,同時又懷疑是否真的能爬上北峰頂。
最後的登頂路,短短100公尺的距離海拔落差卻有107公尺,背著重裝在這片破碎又陡峭的山壁爬升,每一步是聚精會神又氣喘吁吁,經過一番努力,終於在下午16:00登頂奇萊北峰,微風徐徐吹來,我們獨享著海拔H3607m的山頂一等山角點,俯視著周圍群山,回顧起今天從松雪樓出發一路到山頂的路線,心裡是滿滿的成就感跟喜悅。

而更讓人驚喜的是,由北峰往奇萊東稜路線的下坡途中,我們幸運的發現一處平坦、避風,適合紮營的地點。在北峰的背後、開闊的營地往奇萊稜線與奇萊主山的方向望去,雲氣恰巧漫過稜線行程雲瀑,橙色的夕陽暈染著天空,加上遠處山腰的雲海點綴,成為最療癒的風景。
夜裡燦爛的滿天星斗,在低溫下不捨的鑽進帳篷睡袋中,聽著那慢慢靠近、悉悉簌簌的水鹿腳步聲,閉上眼進入黑暗中。

奇萊北壁下屏風山:奇萊主北/奇萊北峰/屏風山/台灣百岳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
【Day 2】 步步驚心的北壁下屏風山,沿途盡是猙獰險惡的裸岩與碎石

第二天,也是此行的重頭戲,昨天原本晴朗無風、滿天星斗的夜晚,卻在23:20驟然起風,帳篷被吹得劈啪響,也因為營地處在H3570m的高度,身體還在努力適應海拔,帶著稍快的心跳和輕微頭痛輾轉難眠,好在強風逐漸平息,半夢半醒的就這樣迎來晨曦。

清晨4:30,遠方透出曙光,昨晚不知何時,營地多了另一支隊伍的兩頂帳篷,他們是摸黑從北峰下來的嗎?

6:00AM,我們踏上往北壁雙塔的路,出發沒多久就碰到落差40米高的崩壁下切,馬上精神抖擻;從這裡開始,沿途都是破碎的石頭下坡,路跡也愈來愈模糊,很難想像當年的岳界前輩,是帶著多大勇氣發現這條路線。
遠方三個突兀的灰岩出現在視線中,那裡就是北壁雙塔和大門牙、神奇山洞了!再繞過一處山谷,轉入森林中,驚訝的發現路已經消失在盡頭,取而代之的是一段通往雙塔的陡峭崩壁。

奇萊北壁下屏風山:奇萊主北/奇萊北峰/屏風山/台灣百岳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  • 北壁雙塔與神奇山洞

北壁雙塔是由“南塔”與“北塔”組成,而緊鄰在“北塔”右側的,就是中間有著狹窄岩縫、俗稱“大門牙”的巨石。
近看雙塔非常壯觀,如此巨大的兩座石柱,突兀的聳立在這片岩壁上,桀驁不馴的地對準天空。

雖然早已看過許多照片和分享,但親眼見到雙塔仍感到十分震撼!也很驚訝奇萊背後,竟有如此壯麗的山景。拉繩下到崩壁底部,愈走進雙塔,腳步愈加謹慎,深怕一個踉蹌、跌落那深不見底的碎石危崖;我們在大門牙玩試膽遊戲,一個個輪流爬到大門牙上,看著腳下那令人頭皮發麻、深達幾百米的落差,抬起僵硬的腿,鼓起勇氣跨過那不到一公尺、但卻恐懼感破表的門牙縫,拍下一張張證明勇氣的照片。

大門牙下就是路線上的神奇山洞,必須屈身鑽入洞中,扭轉身體與軀幹,往下大約一層樓的高度,然後採取人包分離的方式,鑽過那窄窄的岩縫,並在黑暗中循著亮光往出口走去,彷彿走入秘境一般,來到新的世界。一出洞口,眼前又是幾米高的垂直落差,新世界的路依舊充滿挑戰呀。

接下來的路線是循著這片山壁急切往下,而且愈來愈破碎,沿途因為沒有任何植披,無法綁上辨識路線的布條,僅能依循著前人留下的疊石,並不時地透過GPS確認路線與位置,小心翼翼的下切;這段路很仰賴認路經驗,如果不小心偏離路線、下切過頭,在一片充滿碎石腳點的岩面上折返會非常危險,同時這段路也是北壁稜線中最窄的一段,路徑左右都是數百米深的萬丈深淵,走起來暴露感很強烈。

  • 走過”小死亡稜線”的碎石坡橫渡,來到最後的“鐘塔”魔王關
奇萊北壁下屏風山:奇萊主北/奇萊北峰/屏風山/台灣百岳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
下切到海拔3220公尺後,路線會由西往北轉,隨之而來的就是”小死亡稜線”的碎石坡橫渡,這段路在天氣良好時還算好走,踩點也算穩固,但如果一個踉蹌,可是會直接摔落數百米的山谷,直接Game Over

通過小死亡稜線後,很快的來到屏風山南峰(H3183m),接著是一片衫樹林搭配低矮箭竹的緩稜,而後就是今天的最後關卡 — 爬升將近100公尺的兩段鐘塔地形。
第一段的鐘塔有一座巨石處要特別小心,路線布條是在右邊,但這條緊鄰著巨石的路線中間有一處需要跨步、土石又非常鬆落的踩點非常危險,巨石上的抓點又都是破碎鬆動的石頭,背後則是會直接Game Over的萬丈深淵。當順利通過那一步鬆軟的腳點時,我心裡已經是毛到不行。
建議第一段鐘塔可以選巨石左方路線,雖然需要直接攀爬上巨石,暴露感較高,但腳點跟手點穩固,反而比較安全。
第二段鐘塔有一段接近垂直的落差,需透過拉繩與尋找腳點逐步往上,上攀不會有太大困難,但如果是逆走路線要下攀的話,可能有好幾段都會看不到腳點。爬上鐘塔的地形十分壯觀,從這裡回望早上一路度過的各種險阻,更是成就感十足!

膽戰心驚的度過鐘塔地形後,屏風山就不遠了!途中會在箭竹林中經過非常不起眼的屏風山三岔路,那是通往合歡金礦營地的路線,也是以往登屏風山的舊路線。經過一片箭竹林和豁然開朗的屏風山黑水塘營地,我們終於在下午13:25抵達此行的最後一座山頭 — 屏風山(H3250m),也代表我們有驚無險地走過北壁下屏風山的挑戰了!

奇萊北壁下屏風山:奇萊主北/奇萊北峰/屏風山/台灣百岳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  • 陡下1200公尺抵達清澈的塔次基里溪,來到完美的松針營地

完成路線的喜悅沒持續多久,拖著疲憊身軀,準備好面對屏風山的勁辣,匆匆啟程面對深達1200公尺的陡下切。沿途下切無展望,森林中我們專注著腳步,穿梭在盤根錯節的樹根和土石落差中,不發一語的努力著,沿途有著屏風山路牌,我們必須從屏風山頂的100號,一直走到40號路牌的松針營地,約4公里的路程。
這段路要持續下切海拔1000公尺來到海拔2300公尺以後,才會比較平坦好走,經過3小時的努力,終於在下午17:00前抵達塔次基里溪,將水袋裝滿後,迫不及待的來到松針營地,讓疲累的身軀好好休息。

松針營地的腹地廣大,平坦的路面又鋪著鬆軟的松針,高壯筆直的台灣二葉松,讓營地非常的乾燥涼爽舒適,又有鄰近的溪水活水源,絕對稱得上是五星級營地!
夜裡大家拿出壓箱寶,煮著各式好菜,細數今天路程上的種種驚險,享受著山林裡難得的靜謐舒適時光。

【Day 3】 循著屏風山新路,登上大禹嶺公路

屏風山的新路分為兩段,前段新路是由台8線111.2K處到新舊岔路口,後段新路由松針營地到屏風山,避開舊路中危險的斷崖路段;松針營地之後會一路下切到立霧溪的上游塔次里溪,之後再一路爬升550公尺到大禹嶺公路出登山口。(關於立霧溪名稱的由來,是源於位在溪口北岸的太魯閣族原住民崇德部落,日治時代以片假名書寫:タッキリ溪,讀Takkiri。但當年促音符號常常沒有縮小,寫成タツキリ溪,容易誤讀為Tatsukiri,正好就是日文的「立つ霧」。戰後初期音譯為「達基利溪」,後來才改為立霧溪。)

後記

這段在2021年4月30日至5月2日、3天2夜絕無冷場的精彩冒險,堪稱”天時地利人和”的完美旅程;下山後回到各自的崗位上,腦海裡卻還是那壯麗的山容與充滿挑戰的地形,我想起公視“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”中,普魯圖(王晧瑜)在進山儀式中說到:

  • ”這塊土地是非常漂亮的,可以看到那些美景的人,其實少之又少,
    我們是比較幸運的一群人,這個幸運的出發點,是因為我們願意來爬山“

還沈浸在這趟山旅的感受中,沒想到隨之而來,5月中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爆發,指揮中心更在5月19日宣布全國實施三級警戒、國家公園亦陸續宣布關閉山屋與禁止入園,各縣市也同時封閉大小登山口或步道;突如其來、急轉直下的情勢,讓我們與山林的連結突然斷去。期許在這段期間,過去一年已經承受過多人群造訪的山林得以休息,也衷心盼望台灣防疫成功、能夠再次自在倘佯在山林懷抱的那天。

  • 觀看影片,完整體驗奇萊北壁下屏風山的驚與險
  • 精彩圖輯

你可能有興趣的...

留下您的訊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