絕美雲海、夕陽與銀河相伴,雪山西稜6日奇幻之旅(上)

by Mr. Poken

雪山西稜縱走,路程總長超過70公里,從台中市和平區大雪山森林遊樂園區開始,沿著230林道,一路挑戰中雪山、大雪山、頭鷹山、火石山,來到靜謐的高山湖泊翠池,陡上碎石坡抵達雪山主峰、下山順路來到雪山東峰,全程一共走訪6座百岳,最後由武陵農場下山。一般隊伍會安排7天,有的甚至8天,而我們討論後規劃出6天的逆走行程,實際走起來覺得很舒適!

以前總覺得在山裡待上一週是非常難受的事,更覺得背著沈重背包、接連爬過一座又一座大山的縱走,是無法想像的挑戰;直到陸續走過5日的能高安東軍2日的聖稜線疾行冬季銀白雪劍縱走、以及險象環生的奇萊北壁下屏風山,我一直記得,在大小劍稜線上遙望對面的雪山西稜線,看見那片翠綠綿延、清境儒雅的景色,一直期望有天能一探究竟。

在山上的6天非常幸運,有大好天氣的加持,我們意外的在山上度過舒適愜意的時光,每天是涼風、雲海、夕陽和銀河相伴,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太多隊伍,恣意徜徉在迷人的山徑間,我們三人也走出默契,不論在行程、紮營炊煮、行進步伐上都保持者舒適的節奏。

關於雪山西稜,多數隊伍都是選擇由雪山登山口開始的順走行程,然而實際走過這一趟,我們認為從小雪山遊客中心開始的逆走行程,雖然總爬升量較高,但不論在行程規劃彈性或負重調配上,都有更多的優勢,應該是較為舒適的方案。

以下4點說明為什麼我們覺得逆走會更好:

1. 負重配置較彈性:逆走雪西前兩天的行程都在平坦的230林道上,這兩天的伙食可多準備生鮮食材如去骨雞腿肉、司目魚肚真空包、鹹豬肉…等,也可多帶新鮮蔬果如奇異果、娃娃菜、菇類等,每天到營地就展現大廚身手,補充營養也吃得開心!不用六天都啃麵包、乾燥飯或泡麵。這些食材重量約在3公斤以內,都可以在第三天開始爬升往匹匹達山前消耗掉。

2. 宿營地選擇較優:逆走雪西前兩天在230林道上良好營地的選擇有很多,如16.5K營地、21K合流營地、26K中雪山登山口營地、28K營地等,而且活水源豐沛!第三天可選擇住在視野開闊的匹匹達東鞍營地(需背水)或奇峻山營地(H3410m),第四天可住在大南山營地或火石山營地,第五天住翠池,相較於傳統順走行程,第一天可能住七卡,第二天住翠池,第三天需要拼到大南山營地或弓水營地(我們非常不建議紮營弓水營地,因為營地腹地非常小,而且非常髒亂,箭竹叢裡都有黃金),第四天再爬過陡峭的頭鷹山、然後又一路陡下到28K營地,相較之下,逆走雪西的行程舒適不少。

3. 有效避免高山症:逆走雪西前兩天的營地海拔都在H2400m左右,非常適合作為登高山前的高度適應,行程第三天住宿後才會抵達海拔3000公尺以上營地如匹匹達東鞍營地(H3400m)或奇峻山營地(H3410m),第四天住大南山營地(H3080m)或火石山營地(H3030m),第五天住翠池(H3580m),海拔適應上都不會有太大問題。相較於傳統順走行程,行程第一天或第二天就要爬升海拔H1700m,高山症潛在風險高出不少,我們這趟就遇到其他順走隊伍中有人海拔不適應,腳程大幅落後隊伍的情況。

4. 逆走雪西是漸入佳境、倒吃甘蔗愈走愈輕鬆,順走雪西是關關難過關關過,最後還要辛苦的踢兩天28k的230林道出來。

  • 逆走雪山西稜與順走行程詳細比較:

逆走雪山西稜建議行程
起點: 小雪山遊客中心
終點: 武稜農場雪山登山口

順走雪山西稜建議行程
起點: 武稜農場雪山登山口
終點: 小雪山遊客中心下山

Day 1 單日路程21k,海拔幾乎無上升


小雪山遊客中心→230林道9k崩壁→16.5k水源營地→21k合流營地(C1)
P.S., 21k營地平坦寬廣但須從17k背水或至23k取水

Poken這麼說: 
由小雪山出發,日期選擇較具彈性,林道距離雖長但還算好走,可多準備鮮食與爽糧

Day 1 單日路程7.1k,海拔上升約1000公尺


武稜農場雪山登山口→七卡山莊→雪山東峰(H3201m)→三六九山莊(C1)



Poken這麼說:
三六九山莊床位(106位),周末假日申請人數眾多,建議避開;可預訂協作餐食

Day 2 單日路程11k,含輕裝來回中雪山


21k合流營地→26k中雪山登山口→中雪山(H3173m)→林文安紀念碑→28k營地(C2)

Poken這麼說: 
這一天單攻中雪山時間相當充裕,登頂遇白牆機率較低。

Day 2 單日路程6k,爬升700公尺登頂雪山主峰


三六九山莊→雪山主峰→翠池(C2)


Poken這麼說:
翠池山屋床位(僅12位,營地5帳),周末假日申請人數眾多,建議避開;可預訂協作餐食

Day 3 單日路程約7k,陡上1000m至匹匹達


28k營地→匹匹達山→大雪山(H3530m)→奇峻山營地(C3)

Poken這麼說: 
為逆走西稜爬升最多的一天,路程中無水源,須從28.5k攜帶當日行動水;奇峻山營地旁有伏流水源。

Day 3 單日路程約10k,含輕裝來回火石山


翠池→下翠池→火石山營地→輕裝來回火石山(H3310m)→大南山營地(C3)

Poken這麼說: 
翠池至火石山營地一路皆為緩下坡,不建議紮營在弓水營地(營地狹小且髒亂)

Day 4 單日路程約7k


奇峻山營地→奇峻山→頭鷹山(H3510m)→弓水營地→大南山營地→火石山營地(C4)

Poken這麼說: 
從奇峻山營地出發,約半小時內可登頂奇峻山,亦可提早出發上山賞日出;由奇峻山緩下鞍部後登頂頭鷹山,之後再陡下400公尺往大南山營地。


Day 4 單日路程約5k,陡峭爬升登頂頭鷹山


大南山營地→弓水營地→頭鷹山(H3510m)→
奇峻山營地(C4) 

Poken這麼說: 
這天最大挑戰是重裝陡上頭鷹山斷崖、再陡上頭鷹山,有隊伍會選擇紮營在較遠的匹匹達東鞍營地,但營地水源為看天池雨水,恐有缺水問題;若選擇紮營在更遠的230林道28K營地,由於從匹匹達山尚需下切約1000公尺,隊伍有摸黑風險。

Day 5 單日路程約7k,漫步翠池賞玉山圓柏


火石山營地→輕裝來回火石山→博可爾草原→下翠池→翠池(C5)

Poken這麼說: 
這一天路程相對悠閒,通過博可爾草原緩坡後,可漫步欣賞下翠池至翠池沿途仙氣縱橫的玉山圓柏。

Day 5 單日路程約11k,陡下1000公尺至林道


奇峻山營地→大雪山→匹匹達山→230林道28K→26K營地(C5)

Poken這麼說: 
奇峻山至匹匹達山為西稜風景最美路段,但抵匹匹達山後需下切1000公尺至230林道,林道28K至26K多有密集芒草、倒木和崩塌。

Day 6 單日路程約13k


翠池→北稜角→雪山主峰(H3886m)→三六九山莊→雪山東峰(H3201m)→七卡山莊→雪山登山口

Poken這麼說: 
最後一天由翠池陡上碎石坡,若時間充裕還可順訪北稜角,抵雪山主峰後就是一路順暢的下坡。

Day 6 單日路程26k,漫長的踢林道旅程


26K營地→中雪山(H3173m)→林文安紀念碑→16.5K營地→9K崩壁→小雪山遊客中心


Poken這麼說: 
最後一天由營地出發輕裝來回中雪山,而後是林道漫長的26K挑戰,9K崩壁處需聚精會神小心通過,之後9k緩上坡是最痛苦的回家路。

雪山西稜高差示意圖(網路資訊)

逆走雪山西稜行程規劃

Day 1 | 小雪山遊客中心→230林道16.5K(💧有水源)→21k合流營地(C1)
Day 2 | 21k合流營地(C1)→輕裝登中雪山(H3173m, 十翠),林文安紀念碑來回→28K營地(C2)(💧有水源)
Day 3 | 28K營地(C2)→匹匹達山東鞍營地→大雪山→奇峻山森林營地→奇峻山營地(C3)(💧有水源 📶有訊號)
Day 4 | 奇峻山營地(C3)→頭鷹山→弓水營地(💧有水源)大南山西鞍營地(💧有水源)→火石山營地(C4)(💧有水源)
Day 5 | 火石山營地(C4)→輕裝來回火石山→下翠池→翠池營地(C5)(💧有水源)
Day 6 | 翠池營地(C5)→順訪北稜角→雪山主峰→三六九山莊→七卡山莊→雪山登山口

⚠️注意事項

※雪山西稜路線總距離超過70公里,921地震後230林道有多處崩壁和坍方,且全線無山屋,需要攜帶帳篷宿營裝備,屬於第5級(C級)路線,一定要謹慎評估和結伴前往,下雨、連續大雨過後地質將非常脆落、踩點溼滑,不建議前往。
※水源:5至10月期間水源豐沛,除匹匹達山水源為看天池(雨水)外,沿途皆有活水源。
※需事先向雪霸國家公園申請入園,於路線選擇處選”雪山西稜線”,並附上行程計畫。

冒險紀實

  • 【Day 1】 230林道半馬21K負重前行,小心翼翼橫渡9K崩壁

08:50由小雪山遊客中心出發,230林道9K前的路段都是緩下坡,非常舒適好走,而在林道9K崩壁處,已經有山友架設扁帶和繩索,但沿途土石崩落處土壤鬆軟,仍要非常小心謹慎的選擇踩點,切記拉繩只是輔助,要避免自己重心傾斜或用過多力量拉繩。

230林道5K雪霸國家公園路牌
230林道9K前的路段平坦好走
雪山西稜/縱走/台灣百岳/雪山/頭鷹山/大雪山/中雪山/火石山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小心翼翼通過林道9K崩壁
持續的推進林道里程

通過9K崩壁後,心裡輕鬆不少,歷經幾處林道崩塌和泳渡芒草後,來到16.5K壯觀的溪流水源,而後一鼓作氣持續推進,經過路旁的廢棄工寮後,在17:15抵達21K合流營地(17K處廢棄工寮有活水源、23K處也有),營地相當安靜,無風而乾爽,我們3人搭了兩頂MSR帳篷非常好眠,20:00左右就早早入睡,為接下來的五天旅程養足精力。

第一天走的很輕鬆愉悅,趁著好天氣從原本預定的16.5k營地往前多推進到21k合流營地,也為之後幾天的行程創造許多彈性調整空間。

  • 【Day 2】 陡上700公尺登上中雪山,探訪林文安紀念碑追憶百岳之父

凌晨03:20左右,跟著其他順走西稜的下山隊伍起床,黑夜中樹梢透出點點閃爍星光,微寒中躲在帳篷一邊準備早餐,一邊看著離線地圖中雪山那密密麻麻的等高線。

21K合流營地往26K中雪山登山口的路途相當平坦好走,清晨在涼爽的林蔭中行走非常舒適,沒多久就來到26K中雪山登山口,一株聳立的枯白神木作為路標,旁邊就有潺潺的活水源。

230林道26K,輕裝來回中雪山

08:05卸下沉重的大背包,換上輕裝登中雪山。約5k的路程、723公尺的爬升路途中,雖是輕裝但卻相當考驗腿力;沿途陡坡不斷,又多是盤根錯節的樹根和高落差,一番奮鬥後在10:10登上中雪山基點,山頭上小小的腹地並沒有展望,但在這片山頭,有個一定要去拜訪的地方—林文安紀念碑。

林文安紀念碑的入口在中雪山基點旁箭竹叢內,鑽入箭竹叢後緩坡下切,中間遭遇到幾處倒木,循著巨石拉繩爬坡而上,就來到岳界這位傳奇人物的紀念碑。

10:10登頂中雪山(H3173m, 十翠), 基點處無展望
雪山西稜/縱走/台灣百岳/雪山/頭鷹山/大雪山/中雪山/火石山/登山健行/戶外生活/山旅行
林文安紀念碑遠眺大雪山
林文安紀念碑旁的巨石

林文安先生是岳界四大天王(林文安、丁同三、蔡景璋、刑天正)之首,又被稱為百岳之父,他在1970年代籌組「百岳俱樂部」,經歷多次辛苦的探勘與開發登山路線,選定100座超過3000公尺的代表性山頭,也是台灣百岳的由來。林文安先生在1975 年 5 月 18 日與友人攀登中雪山,從大雪山 230 林道的 28K 處,欲循中雪山的東短稜上攀,並約定接駁車在原地等候,預計來回為 5 個小時。想不到上稜前就遭遇陡崖與高密箭竹林阻礙,加上天候陰雨,濃霧籠照,在苦鬥 3 天後,不幸於 5 月 20 日因體力透支導致失溫、心臟衰竭,在中雪山南稜的 3050 公尺岩脊上辭世;他的辭世,是因為身付領隊的責任,堅持要帶同行夥伴們「走出去」的責任感,驅使他就連四肢都失去溫度了依然拼命找路開路,直到耗盡生命。而岳界為了緬懷林文安的精神,特別在他逝世處立碑紀念。

托好天氣的福,在這裏遙望著明天即將前往的大雪山、還有另一面的奇萊東稜,我們拍了許多照片、又迅速的在13:05回到登山口,跟其他隊伍取得資訊後,決定按原定計劃,前往28k處紮營,明天再挑戰重裝登上匹匹達,看是否能直接推進到大雪山和奇峻山營地。

前往28K營地的路徑漸趨原始,芒草也來越茂密,宛如一場“芒泳”大賽;令我們驚訝的是沿路仍然可見到林道輝煌時期的電線竿和鋼纜,不禁好奇在40年以前的林道是如何的繁忙。又經過幾處崩塌和巨大的倒木獨木橋,我們來到今天的住宿點-28K營地。
(營地旁即有活水源,枯水期可前往28.5K溪流處取水)

26K後的路程芒草越發茂密
  • 【Day 3】 爬升1000公尺登上匹匹達山,翠綠綿延大雪山就在眼前

前晚在28k營地一夜好眠,清晨6:10離營起登,順著林道盡頭往溪谷上游,壯闊而純淨的溪谷,清冷的風迎面吹來,鑽入森林後,海拔持續的上升,陡上坡讓大腿逐漸緊繃,加上前兩天路程和中雪山的疲勞累積,很辛苦的費力挺進H2880的大雪山之門,在箭竹坡中持續奮鬥,來到涼風徐徐風景宜人的三岔路口營地,想到前天遇到的志摩山縱走雪劍隊伍,希望他們一切順利。

  • 穿越大雪山之門,取得撒隆巴斯之果

其實大雪山之門,是穿過路徑上的兩棵杉木間、彷彿跨入奇境之門一般,樹上不知何時被噴上紅漆,大喇喇地寫著”大雪山之門”。在路徑上,我們不經意的發現一叢結著白白紅紅果實的高山白珠樹,也是俗稱的「撒隆巴斯之果」!(幻想著是吃下去可以獲得上坡腿永遠不會痠的惡魔果實)

高山白珠樹-撒隆巴斯之果

高山白珠樹的果實甘甜又多汁, 並帶有清涼的味道,被人形容有如「撒隆巴斯」,這是因為高山白珠樹的葉及果實都含有冬青油(methylsalicylate)的成分,高山白珠樹的葉子可袪風解熱,也是提煉冬青油的原料。中醫記載其全株則有活血、通絡、袪風、止痛的功效,可治療風濕關節痛、筋骨疼痛或皮膚癢痛。

吃下撒隆巴斯之果後,努力的向上爬升,終於氣喘吁吁的站上H3400m的匹匹達山(山頂無基點),完成了行程中爬升最多的路段!在開闊的匹匹達山山頭,瞬間被開闊壯麗的景色收服 — 在一覽群山的高度、飽覽著遠方滂薄的雲海,辛苦爬升終於迎來豐厚的成果!在行程的第三天,來到海拔3400公尺的高度,平日公事的瑣碎還有生活中扮演各種角色的壓力,早已在一步步的山行中拋諸腦後,只專心純粹的體會這片山林帶給我們身心靈的洗禮,登山所追求的,往往就是為了這奮力一搏後,片刻的寧靜滿足與釋放吧。

登上匹匹達山後,迎來的就是雪山西稜的廣闊新世界,在匹匹達東鞍營地看天池補充行動水後(是限量的潔淨雨水喔),一片艷陽與藍天下,我們踏在緩稜登往大雪山,過程中不時眷戀不捨的回頭讚嘆這片壯闊山景。

大雪山的展望,有著超乎預期的遼闊,遙望著遠方的雪山主峰、大霸群峰和大小劍稜線,為這片土地的風景而澎湃感動著,不斷的舉起相機,透過觀景窗貪婪想將大雪山的景緻深深刻印在腦海中。

翠綠綿延的大雪山草原
前往奇峻山營地的路途
即將抵達奇峻山森林營地

愉悅的踏在這片綠色地毯上,循著緩坡抵達大雪山北峰,踏著悠閒步伐前往在對面山腰的奇峻山營地,經過壯麗的崩壁後來到林相優美的奇峻山森林營地,經過最後一段辛苦的碎石路上坡後,抵達展望絕佳的奇峻山雲海營地,而水源就在營地前的山壁上,非常方便!今天整個營地由我們三人小隊VIP包場,搭好帳篷在營地坐看洶湧雲海、金黃夕陽輪番上陣,到夜晚高掛的星斗與銀河,一切都完美的令我們陶醉不已。

奇峻山雲海第一排
迷人的夕陽餘暉
令人陶醉的純淨時刻
高掛的星斗與銀河

–絕美雲海、夕陽與銀河相伴,雪山西稜6日奇幻之旅(待續)

  • 精彩圖輯

你可能有興趣的...

留下您的訊息